v奔跑的蜗牛v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版主小说网www.bladervri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袁秋只是伸手按了一下郑卫红的脑袋,没有说什么;她也不禁有点念想,要是三儿真能留校,再把卫红给弄进北大,那就真的太好了。

“别混想,好好上学念书才是正经。”

郑卫红却觉得有门,在外面玩的时候,她得到的消息可比爸妈多了许多。

三哥都成北大的风云人物了,据说想给她当嫂子的人可是不少;她也是刚反应过来的,有好几个姐姐对她比之前要和颜悦色了不少。

毕业留校,问题不大;就算不能留校,肯定也是干部。

大院里的人普遍都是这个想法,作为大院年轻一代的隐形领军人物,郑卫民的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了。

最被接受的观点是,郑刚两口子早晚给三儿服软,把儿子给请回去;现如今就看这两口子什么时候能把儿子给请回来。

等到郑卫民一回来,郑家马上就和别人不一样了。

一个北大的毕业生,前途是不可限量的;明眼人都能意识到,这不是再看笑话的时候,这是需要和老郑两口子交好的时候了。

要是真能做了亲家,好像还真不错。

至于郑卫民谈了个对象的事情,大家觉得那都不是事儿——他们也觉得是从陕北考过来的姑娘,等到毕业之后留不在北京,那这事儿就得黄;还是要早些和老郑他们多聊聊。

郑卫民看完话剧团的排练回了宿舍,整体感觉比他想的要好,在年底演出的时候不敢说能惊艳,但肯定不会掉链子。

“卫民,有你的信。”

陈宣从外面回来,手里拿着一叠信,挨个地发着;郑卫民两封。

第一封是赵军的,第二封是徐志全的。

赵军没什么大事儿,就常规性地和郑卫民通信;徐志全的信里讲述了即将要烧第一窑砖的事情,但没说结果,这让郑卫民心里痒痒得很。

“徐支书啥时候学会卖关子了……”

郑卫民一边嘀咕着一边给徐志全写回信。

既然徐志全敢卖这个关子,那郑卫民觉得烧砖窑一定会成功;所以在信里面,郑卫民提到了另外的事情。

“……卖砖的时候一定不要疏忽,可以让大队里有能力的人在村口弄个吃饭喝水的地方,人家过来运砖也得歇歇脚不是?别让大家都去弄,有个一两家就能行……如果有碎砖头,不妨把出村的路垫一垫,虽然比不上沙石,但总归也能让车子好走一些,不至于雨天陷进泥里…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甜蜜限制

甜蜜限制

黎深深
爸爸家暴,妈妈带着她净身出户,姜思甜在继父家遇到了邻居家男孩儿周观棋,他嘴毒没风度,却在危险时刻护着姜思甜。 姜思甜第一次尝到被人维护的幸福,帮他补课帮他做音乐,拿自己的钱赞助他,可他却一声不响,把他们合创的音乐,送给了白月光。 白月光因此大红大紫,人生一帆风顺,连名字都没能拥有。 后来,周观棋后悔了,家暴的爸爸也回来了。 对不起,她不需要了。 …… 当红原创男歌手周观棋,一生获奖无数,被称为国宝
言情 连载 51万字
在直播间上历史课,诸朝皇帝围观

在直播间上历史课,诸朝皇帝围观

山中以南
后瑾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带货博主,她决定另辟蹊径。 先直播讲解水稻的历史,接着说各朝各代亩产低基本都吃不饱的情况,还有明朝大饥荒“崇祯十七年,年年皆灾荒”然后话锋一转声嘶力竭的喊: “家人们,如果古代有此良种亩产千斤不是梦啊!! 以前的老祖宗们买不到了,但是我们可以买啊!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!买回家收藏都倍有面!” 朱元璋脸色震惊:十七年!?年年皆灾荒?天意欲亡我大明朝吗!? 秦始皇:“亩产一千五百斤
言情 连载 44万字